李阳琇

博士、副研究员、硕士生导师

教育政策、比较教育管理

liyangxiu@m.scnu.edu.cn;573847385@qq.com

教育背景

1988.9-1992.7  江西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管理专业 本科 获学士学位

1994.9-1997.7  2003网站太阳集团首页欢迎您教育系比较教育学专业 硕士研究生 获教育学硕士学位

2002.9-2005.7  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比较教育学专业 博士研究生 获教育学博士学位

 


工作经历

1997.7-2007.12  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讲师、副研究员

2007.12-至今:2003网站太阳集团首页欢迎您公共管理学院、2003网站太阳集团首页欢迎您 副研究员

2011.7-2012.8  美国密歇根大学教育学院高等教育中心 访问学者


开设课程

本科生:教育行政学、公共管理学、比较教育管理、专业英语

研究生:比较教育管理、教育研究方法,美国基础教育管理改革研究、国外基础教育管理改革动态、教育改进理论与实践、MPA、MEM专业的学术外国语


科研项目

(一)主持课题

1、主持:2025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一般课题:教育强国视域下教育家型校长的多模态特质识别及发展战略研究(BGA250101),经费20万元,2025-2028年,在研。

2、主持: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5年度一般项目:粤港澳大湾区海外回流人才的画像建构与引育机制创新研究(GD25CGG18),经费3万元,2025-2027年,在研。

3、主持: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:基于空间网络流动视角的教师国际流动研究(17YJA880048),经费10万元,2017-2020,已结题。

4、主持:2022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(党建专项)课题“香港基础教育学区治理体系研究”(2022JKTZ006),2022.6-2023.6,已结题。

5、主持: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:基于空间网络流动视角的粤港澳大湾区学术人员流动机制创新研究(2019GZGJ40),经费1.5万元,2019.4-2021.6,已结题。

6、主持:广东省教育厅2018年重点平台和科研项目(特色创新类项目):基于空间-网络-流动视角的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教师流动研究(2018WTSCX016),经费3万元,2018-2021年,已结题。

7、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课题: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中文学习现状与未来学习和服务需求研究,经费2.5万元,2017.9-2019.6,已结题。

8、主持: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大课题“人力资源强国评价指标体系与实践路径研究”(AGA130002)的子课题: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中的人力资源强国指标研究,经费2万元,2013-2016年,已结题。

9、主持: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“十一五”规划教育学、心理学2006年度项目,美国大学后终身制评估政策:分析及启示(06SJY002),经费2万元,2007-2009年,已结题

10、主持珠海市软科学课题:珠海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(PC20041069),经费10万元,2004-2007年,已结题。

11、主持2003网站太阳集团首页欢迎您校级教研课题:大学生专业课外阅读策略研究,2010-2012年,已结题。

12、主持横向课题:STEM创新人才培养的科技企业参与机制研究,2023-2027年在研。

13、主持广东省治理现代化研究所委托课题:境外教育供给制度研究,2019-2020年,已结题。

14、主持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委托课题:广州市教育国际化战略研究,2018-2019年,已结题。

 

(二)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加的代表性课题

1、参加:国家语委“十三五”科研规划2019 年度重大项目:“一带一路”建设中语言服务的现状、评价及对策研究(ZDA135-11),经费50万元,2020-2022年,已结题

2、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面上项目: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下东南亚国家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(18BYY057),经费20万元,2018-2021年,已结题

3参加: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重大招标课题: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下广州教育国际化研究,经费10万元,2018-2019年,已结题。

4参加:广东省教育综合体制改革专项项目:汉语国际教育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,经费40万元,2014-2017年,已结题。

5、参加:全国教育科学“十一五”规划2006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:全球视野的教育理念―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当代教育文献研究(FDB060265),经费10万元,2006-2009年,已结题

6、参加: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:国内外职业教育教材建设与发展的比较研究,经费3万元,2000-2003年,已结题。


学术成果

[1]彭虹斌,李阳琇,曹慧萍. 我国高等学校教师课程权利范畴、边界与禁区 [J].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, 2024, (02): 54-65+4.

[2]李阳琇.密歇根大学全面国际化及其对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启示[J].广东社会科学,2016(05):213-220.

[3]李阳琇,何艺信. 后疫情时代高校教师国际流动的二元困境及其超越[J].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,202204:65-70.

[4]李阳琇,邓伟琦.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教师地理空间流动分析[J].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,2022(03):95-103.

[5]李阳琇,邓伟琦.“双一流”战略背景下高校教师国际流动合理化体系构建路径[J].深圳社会科学,2019(03):114-122.

[6]李阳琇.美国大学后终身制评估:30年理论探索[J].江西师范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09,42(06):129-134.

[7]李阳琇,张志和.论知识经济环境下我国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[J].广东工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08,8(04):7-10.

[8]李阳琇,刘洁.美国大学后终身制评估模式及影响因素探析[J].复旦教育论坛,2007(03):63-65+75.

[9]郑文,李阳琇.美国大学终身制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初探[J].教育发展研究,2006(18):70-75.

[10]李阳琇,曾德超.美国大学终身聘任后评审制政策的网络调查问卷设计及实施[J].比较教育研究,2006(02):57-61.

[11]李阳琇.美国六大高教协会在第104届国会游说策略述评[J].比较教育研究,2004(08):79-82+87.

[12]李阳琇.美国迈阿密-戴德社区学院课程分析[J].理工高教研究,2004(03):71-75.

[13]李阳琇,袁迅青.理论与实践孰轻孰重?——高职教育的两难困境及其超越[J].江西教育科研,2004(05):28-29.

[14]李阳琇,黄裕锋.高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两难困境及超越[J].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(职业教育版),2004(02):79-82.

[15]李阳琇.美国社区学院副学士学位课程比较研究[J].江西师范大学学报,2004(02):103-108.

[16]李阳琇.美国社区学院课程设置特点及其基本理念[J].比较教育研究,2004(03):68-72.

[17]李阳琇.新加坡、欧美的双语(多语)教育——比较与语言学透析[J].比较教育研究,2003(06):54-58.

[18]李阳琇.简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十大问题[J].江西师范大学学报,2002(04):98-101.

[19]李阳琇,黄裕锋.略论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之误区[J].江西社会科学,2001(10):167-170.

[20]李阳琇.影响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的若干因素分析[J].江西师范大学学报,2000(04):90-96.

[21]杨文丰,李阳琇.高职发展亟待研究解决的十大问题[J].职教论坛,2000(05):27-30.

[22]李阳琇.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及其社会效果评析[J].现代教育论丛,1999(03):48-52.

[23]袁锐锷,李阳琇.论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[J].外国教育研究,1999(04):50-53.

[24]袁锐锷,李阳琇. 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[C]//.纪念《教育史研究》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(17)——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.,2009:266-272.

[25]何齐宗,刘小强,李阳琇.全球视野的教育目的理念[J].教育科学,2009,25(04):1-5.

[26]李阳琇,吴坚,杨爱平,龙君伟,胡中锋.建横琴前海“双合区”精神家园 促粤港澳大湾区迈新台阶[N]. 羊城晚报, 2022-2-21-A8.

[27]李阳琇,杨爱平,胡中锋.香港教育去殖民化的若干思考[N]. 羊城晚报,2021-2-22-A05G.


代表作品

[1]李阳琇.密歇根大学全面国际化及其对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启示[J].广东社会科学,2016(05):213-220.

[2]李阳琇,曾德超.美国大学终身聘任后评审制政策的网络调查问卷设计及实施[J].比较教育研究,2006(02):57-61.

[3]李阳琇.美国六大高教协会在第104届国会游说策略述评[J].比较教育研究,2004(08):79-82+87.

[4]李阳琇.美国社区学院课程设置特点及其基本理念[J].比较教育研究,2004(03):68-72.


获奖情况

1、2025年“三阶四维七环·读思行贯通:专业深度阅读育人模式的构建与长效实践”获2003网站太阳集团首页欢迎您第13届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(高等教育本科类),排名第一(李阳琇 彭虹斌 王磊 王巍巍)

2、1996年获“南粤优秀研究生”暨曾宪梓奖学金

3、2021年获2003网站太阳集团首页欢迎您2019-2020学年度优秀教师


社会兼职

广东省教育评估协会基础教育评价分会常务理事

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

广东省教育学会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

        担任广东省“百千万工程”小学名校长名书记培养项目的学术班主任、理论导师。